来源:北京娱乐信报
1=IOio4U 车皮厚薄相差零点几毫米
yxpv;v:)=
!WlL RkwO 冰雹过后,各汽修厂接到的报修车中车型很分散,总体来说,经济型车居多。是不是因为这些车的车皮太薄所致?汽修专家阚有波介绍说,经济型车本来市场占有率就高,所以出现问题的几率也比较大。现在的汽车车皮厚度一般在1.0-1.2毫米之间,车型与车型之间相差很是微弱,仅仅在零点几毫米的厚度之差不足以影响到“抗砸性”。他举例说,当地震发生时,决定房屋是否倒塌的决定因素并不是墙体的厚薄,而是框架的质量和设计。车也是一样,车皮的薄厚并不是汽车坚固的决定性因素,真正的决定性因素是汽车的车架结构,就是说车架的牢固程度。现在车辆的安全设计,已经不是用钢铁的强度来决定安全了,而是用一些先进的设计技术,比如在撞车时,让车损坏时更大地吸收撞车时的能量,从而减小对人的冲击,来达到人身的安全。对此,汽修专家李进民则直言不讳,他说坦克的壳子硬吧,如果拿一发炮弹打它,可能它的外壳还完好,可是里面的人却死了,是震死的。而如果能把炮弹那一撞的冲击给弱化一下,估计里面的人能活下来。轿车车身的安全性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。设计者从力学研究的角度出发,该柔软的地方就柔软,该刚硬的地方就刚硬,根据不同的受力状况,让部分车体在碰撞时起到吸能分散的作用,尽量减弱冲击力。鸡蛋大小的冰雹从天而降,作为自由落体走的是一条线,砸在车身上,车皮再厚,车漆也会被砸烂。
X.#9[3U+
FYC]^D
厂家不会赚取车皮厚度
mz<,nR\
%UooZO
刚才说到,车皮厚度一般在1.0-1.2毫米之间,车型与车型之前虽然相差无几,但毕竟是有差距。那么,车皮薄的厂家是否是为了降低成本而为之?阚有波认为,现在各大车厂都在开发新车型,动辄十亿、百亿美元,耗时数年。为了减薄钢板,需要重新投入巨大的人力财力和时间,对于生意人来说,好像并不合算。此外,如果某一外资车企,为了在中国市场用上薄些的钢板,就必须在设计之前开发出两套模具。而且其中一套仅仅只能用在中国市场,如果为了获得钢板变薄而带来的利益,而重新开发模具,这样费心费力费钱的事儿恐怕也不大可能。
Bmt8yR2
_M;{}!Gc&A
如果有的车主还是怀疑自己的车车皮薄,那么这里教您一个方法可鉴定厚度。把车窗降下,用手捻车门,看车门的钢板是否容易变形,还有就是要看车身是一层钢板还是两层钢板,方法是打开发动机舱或打开车尾箱,在钢板的接缝处看钢板的层数。
^-~=U^2tC
zC[LcC*+J
期待权威测评机构诞生
~Lu,jLKL=[
l:#'i`;
车皮厚薄既然与“抗砸性”关系不大,那么为什么会有众多读者对此持怀疑态度呢?在调查中记者了解到,中国目前还缺乏自己的权威汽车安全测评机构和安全标准,消费者能看到的只是各家厂商给出的差不多的安全数据,几万元的微型车与数十万元高档轿车的碰撞结果几乎一样,这让消费者怎能相信呢?在欧美,情况可不是这样,那里的车主根本不用去研究哪款车更结实,只要看看本土安全评测机构当年给出的排名和数据就一切OK了,可是目前我们还做不到。对于消费者而言,既没有办法通过权威途径获得权威数据,也没有办法判断一款车的性能,所能做到的便是拿着厂商出具的数据做比较,所以极容易陷入误区。“并不是我们疑心太大,而是现在有一些汽车厂家存在着欺骗消费者的现象。”一位对车皮厚薄持怀疑态度的车主如是说。看来,期待国内早些诞生权威测评机构恐怕是所有消费者的愿望。
6is+
\
$'a]l
R
■相关链接
QX
(t
@VP
T?-K}PUcQ
行驶中遇冰雹降车速
6HVGqx
57U;\L;ZmZ
正在行驶的车辆更容易被砸坏。汽修专家李进民介绍说,遇到突发的冰雹,不要加速离开,最好先找个合适的地方停下来,至少也要降低车速,这样可以减轻或避免损失。
QVR-`d/
_3_o/I
浅“麻子”抛光处理
$D#eD.
&eX^ll
对那些已经出现了浅划痕的车辆,可以用抛光的方法进行快速处理。用抛光轮配合抛光增艳剂,除去汽车表面附着的氧化层,拉平细微划痕,同时药剂渗入车漆发生还原变化,不但浅划痕去除了,漆面还得到了翻新。根据车况不同,这一过程只需30到40分钟时间。
y8O<_VOO}"
q \\52:\
深“坑凹”用修补漆
w#`E;fN'
4o*wLCo7^
如果车身的划痕已经露出了底漆,就要做局部补漆的处理了,建议您去有划痕快修业务的补漆中心。赶紧修补,不然会生锈。他们使用的是专用的修补漆,划哪儿补哪儿,避免了大面积喷涂的费时费力,修补漆干燥速度快,色彩能与原车漆面自然衔接,毫无色差,完全没有修补痕迹。
-XtDGNHF