?3"D|
cS1
@;n$ caw
I\uB"Z{9
">vYEkZ3
SX=0f^
PD
T\Q\J^X
oJJk
6BN(^y#-X
一、发动机点火能量多少合适?
`L*;58MA
f uNXY-; 其实没有人能准确回答这一个问题,发动机在什么工作状况下用多少点火能量汽车工厂存储于ECU的只读存储器ROM中。
h5JwB<8 ECU只读存储器ROM中存有500多万组数据,这些数据大多数是通过各种实际工作情况实驗测量优选得出的。发动机工况千变万化,ECU要根据各传感送来的信息计算寻找出只读存储器中与现时相同(或最接近)工况的数据,发出喷油脉宽、点火提前角、闭合角(点火线圈充电时间)指令。
'I>#0VRr 一辆车发动机的综合性能,很大程度取决于ECU的数据编写程式,工厂不会公告数据,属知识产权范畴。
fO(S+}
P}QbxkS 8
* .VZ(wX
HWOH8q{f!
但是有关点火能量的学术研究成果是公开们的,写在教科书上。所以根据这些数据我们可以对发动机点火能量作出正确的认识解读。
"1Aus
ScoHtX3
ZhaOH5{9
AI; =k
A 、在燃烧条件良好的情况下,成功点燃混合气的跳火能量为0.3mj就可。(0.0041868mJ=0.001卡)
R,
1 ,4XT
nTKfwIeg5
hhhO+D1(
I r~X#$Upc
传统机械触点点火线圈初级能量可达50mj,电子无触点点火线圈初级能量可达100mj以上。
mM.&c5U 当点火线圈初级能量可达100mj以上时称为高能量点火,现代电喷车都用高能量点火。点火线圈初级能量达到200-300mj或更高称为超高能量点火,多用于稀薄混合气技术发动机(环保,日后发展趋势),压缩比在13:1,空燃比25:1。
W:\VF
Pf2
cqudF=q
)
|vFrR
=%LS9e^7D
B、点火能量大小由ECU根据发动机工作状况控制,与喷油脉宽类似控制点火线圈初级电流通断时间。
/hQ!dU.+ 控制点火能量大小的目的是既可保证成功点火又可保护各种元器件。例如火花塞、分电器、点火线圈初级、点火模块等等及感少电磁波幅射干扰。
+Q.[W`goV
_
0-YsD
5s;#C/ZZ
Ae1},2py
C、其它条件不变时,加大点火能量只是提高较浓或较稀混合汽混成功点火概率,所以对于怠速、低速更有利。
AK[c!mzx
-szvO_UP
S5j#&i
17-K~ybc
D、点火能量达到一定值后,点火能量大小不会影响发动机功率(燃烧速度), 即所谓的增加马力。
iKu5K0x{>I 很多人对此有误解,认为.点火能量越大燃烧效率越高,其实是点火成功与不成功的问题。
905
/4z'
}psJ'aiG*
leiP/D6s
Nb-;D)W;B
E、燃烧的速度(效率)主要取决于混合汽的浓度、温度、压力,及气缸内混合气扰流速度,这个理沿用了100多年,到目前为止没有人能改变这个事实。例如同样的点火能量,北方冬天发动机温度不足,使燃烧效率低,油耗上升。
sT| 8a 混合气温度越高,分子动能越大燃烧的速度快,一点即着,高到一程度甚至自燃即点火能量为0,所以,发动机转速越高温度也根随增高,用较小的点火能量即可。
]:d`=V\&N
QOB>TvE
;N#d'E\
9Ra*bP ]1
F、假如混合气浓度不在着火区,点火能量再大也无法成功点火。
qj/
pd
7\
{}RE;5n\['
BWRAz*V
6:_@ ;/03%
G、点火失败原因:1. 混合气在浓限或稀限区2.火花塞断火。
r?Q`b2Q
t3
LRmjL
tFj[>_d7
Wb)>APL
请参看图(1-6)
l( Y
U9dp
GF^)](xY+
&7 0o4~Fr
O,D/&0
二、火花塞的能量转换特性
:c?}~a~JO(
'F .tOD
"Vw;y+F}
zEJZ, <
只有把火花塞电能转换成热能的工作特性弄清楚了,才能正确解读点火能量。
h+"UK=
8~6H\.0Q
65g"$:0
NJqjW
A、火花塞跳火由电容放电期(1-10微秒左右)温度达60000K(色溫单位K=℃+273.15)。,及电感放电期(最大量:传统约0.7ms无触点大于1.2ms) 温度达3000K。
q wd7vYBc,
:u4q.^&!e
Zy+EI
x
5U[
bn=n
B、正常情况下混合气由火花塞电容放电期点燃,当混合气成功点燃后电感放电期对输出动力没有存在的实质意义,只会加速火花塞电极的烧蚀。就如我们启动发动机扭钥匙,着机了还在扭住不放手一样多余。
pGHn 祥見:http://www.dncc.cn/bbs/dispbbs.asp?boardid=41&id=8969
(w/)u 当电容放电期不能成功点火时,电感放电期持续的火花延续点火,适当延长火花期还有利于残余气体燃烧,有利环保,这是它存在的目的。
o%1dbbh
4qe!+!#$
?Gr2@,jlD
8 "5^mj
C、火花塞电极形状对跳火电压及放电时间有影响,但変化量不大。反而发动机工况对跳火电压及影响甚大,不同的工况跳火电压可达6、7kv变化之多。
co-dq\P 跳火电压是个变量,其它条件相对稳定时,只要影响因素是压力及温度。
=MCQNyf+
zFpM\{`[g
YB&b_On,f
Mb0l*'ZF
D、火花塞间隙跳火前如同稳压二极管(拑位),虽然点火线圈可输出几万伏高压,但到达击穿电压时点火线圈电压就升不上去了,跳火后如同一个电阻,点火线圈的剩余能量通过这个电阻泄放,产生持续的火花。
"?r=n@Kv
d@u)'AY%/
>^\}"dEvr
V/; /
&
E、火花塞间隙小,电极吸热作用使间隙中的混合气体温度难上升,不易着火,过小就进入淬火区。
N4z(2. 火花塞间隙大,跳火能量上升(电压增大),但压力高温度低时容易发生击不穿混合气(断火)现象。
4PVkKP'/ 火花塞间隙在0.7mm-1.2mm之间,点火线圈能量大间隙也适当增大,对提高点火成功率有利。
AlQE;4yX
%I&[:
LZ"yMnhOf
/61P`1y(J
F、火花塞能量来自点火线圈,所谓有高能量火花塞实是无稽之淡。
ns{BU->f 不管用何材料制造火花塞电气性能是一样的,只有使用寿命不同。
`?
X=@ 火花塞二个电极都是导体,其间隙中的混合气为负载,原理如同在相同的条件下,使用铜导体线或铁导体线去连接一个相同电阻的负载时,所通过的电流是相等的,即转换的热能大小一样。
e2SU)Tr%b G、贵金属(铱、铂…)有较低的电子发射势垒,所以跳火电压比普通火花塞低,互换时贵金属火花塞间隙应略大于普通火花塞间隙才匹配。
}WN0L?h.E
,@_$acm
b9ON[qOMN
ZWC-<QO"<
根据能量守恒定律有:
?fog
34g A、 点火线圈输出能量不变时,火花塞击穿电压越高,火花塞电容放电能量越大,则电感放电火花期变短。
+Xi#y}% B、 点火线圈输出能量变大,火花塞击穿电压不变时,则电感放电火花期变长。
?_e2)+q8YG
%]JSDb=C
j2T
Z`Z?a^
^Bw2y&nN
重要提示:点火能量大小不会影响发动机混合气燃烧速度的理解为
i]8HzKuiW
^PIUA'
K1 M s
p\66`\\l
100mj与150mj能量通过火花塞时,火花塞电容放电能量相等,时间也相等,电感放电火花期时间长短不同,即在相等的时段内所发出的热功相约。
H(U`S
[F4]p
R(
5s3!{zT{
&5:83#*Oj
8D3|}z?
bzYj`t?
PM
]|S`
NVyel*QE
:Y4m3|
4^*+G]]wZ~
wlC7;u
三、点火线圈能量
*3R3C+
L
qT153dNA&
fVvB8[(;~
YiGSFg
点火线圈即高压变压器,简单工作原理: 变压器初级电流变化引起变压器内磁通量变化,次级线圈产生感应电动势(高压)。
>HRL@~~Z 有两种点火方式:
q/eo
d A.。电感蓄能式点火系统
M
$\!SXL 点火系统产生高压前以点火线圈建立磁场能量的方式储存点火能量。
&]S\GnqlU] 特点:靠断开初级线圈电流产生点火电压,火花持续时间长。
A|<i7QVY
I*EHZctH
<G /a-Z
.9$
7
+
B.电容储能式点火系
a]t| /Mq 点火系统产生高压前,先从电源获取能量以蓄能电容建立电场能量的方式储存点火能量。
nRh.;G
特点:靠电容通过初级线圈放电产生点火电压,放电能量大,时间短,可在一个燃烧期作1-3次跳火。
a
n|bzG
bxvp
j 根据实驗正实,电感蓄能式点火系统更适合家用轿车发动机,所以汽车基本都采用电感蓄能式点火系统,而不是成本及技术原因。
VZCCMh-
P>qDQ1
[Q:mLc
u8Oo@xf0Fr
电感蓄能式点火线圈其输出负荷为50PF时(火花塞电极默认电容)时,次级电压上升时间一般为10s~50μs,幅值在35kV左右。
nYts[f9e 点火线圈初级电流按指数曲线规律上升,通电时间长电流大。点火线圈初级电流越大断开时输出能量越大,电流越小断开时输出能量越小。ECU就是根据这一原理对点火线圈能量的控制。
Erq%Ck(
+WB';D
a@niig
4j VFzO%.
点火线圈并不复杂,设定点火线圈最大能量后,可根据电工学公式计算出各项參数进行试制后定型生产。
$R_RKyXzo
0w<G)p~%n
gaa;PX
A.>TD=Nz
四、 探讨结论
"
Z70
jkW[
<$ oI
+PGtO9}B
"- XJZ;5
清华大学研究说明,传统点火改为高能点后功率提高不足4%。
:U}.
_+OnH!G0
_5t~g_(1OK
j$<sq
现代电喷车都用高能量点火系统,我们改装点火能量还有多大的提升余地?
KBe\)Vs 为什么提高点火线圈能量后或多或少都有表现?
m\0Xh* 点火能量是否可增大到1000MJ,上限是多少?所带来的负面影响有多大?
0E<